close

10171133_1403792889892681_1264028456_n  1503940_1403794086559228_847835498_n    

  舊令尹有必告之義〈無鳥鄉村的蝙蝠〉之1


  下次,當你走近東門城,請你貼近這矗立了整整一百八十年(一八二九~二○○八)的城門樓,仰頭多看一眼那方「迎曦」匾額,角落有小小的落款:李慎彝。他是當時候的「淡水廳同知」,治理大甲溪以北三分之一臺灣的行政長官。

 

  一百八十五年前,李慎彝寫了一封信,向他的前任姚瑩請教施政經驗。姚瑩,這位清帝國統治臺灣二百十二年中最有識見的經世家,回給他一封信題為〈論臺灣治事書〉,論述對臺灣的認識及治理的方略格局,並說如此「謹竭所知」,是:「舊令尹有必告之義。」是說前任主政者有道義責任,必須把經驗心得告訴後繼者與民眾。李慎彝在後來的四年裡,披星帶月,擘劃佈局,勤政建設,迄今我們仍生活在他營造的空間與建設當中。我們應尊稱他是「北臺(灣)之父」。

  這封回信的四十五年之後,二位有聲望的官員徐宗幹、丁曰健,把這樣的「必告之義」的多篇精彩策論,包括上述的姚瑩信編輯成書,書名:《治臺必告錄》,洋洋四十萬言。

  指點江山的宗匠


  臺灣歷經清國、日本國、中華民國三國統治,郡縣級以上的行政長官共約二萬人,在三百二十五年(一六八三~二○○八)歷史裡來來去去。其間,能認識臺灣,洞見本末,透徹世情而指點江山的治臺官員,卻是鳳毛麟角。姚瑩、李慎彝是其中二位。

  在姚、李書信往來的一百零二年前,康熙六十年(一七二一),福建漳浦人藍鼎元來臺,他是歷史上第一位對臺灣全局有認識的人。六十六年之後(一七八七),乾隆皇帝讀他的著作《東征集》,驚嘆說:「大有可采!」命令二位一品大員總督:「即行購取詳閱」,趕快去買書來讀!八十八年後(一八九),傑出的教育家福州人謝金鑾撰寫《蛤仔難紀略》(宜蘭建設論),印證藍鼎元昔時詩文,又不禁讚嘆是:「籌臺之宗匠!」一百五十四年後(一八七五),臺北府誕生,藍鼎元先見先知的行政方略竟然百分之百實現。必須要有對臺灣的立足形勢、地理歷史、人情風俗深刻認識,才能如是百年應驗。

  用比目魚的眼睛認識臺灣


  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,是明治維新「脫儒入法」、「脫亞入歐」,雄心勃勃,卻由顛峰步向戰敗的五十年。彼時朝野上下舉國「求知識於世界」,以徹底的變革行動維新成功,為實驗實施新國策於殖民地,於是下大功夫認識臺灣。第三任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,以「政治生物學」名聞於世。他有名言說:「莫將比目魚的眼睛當作鯛的眼睛。」意思是說不能把日本的法政制度冒然移植臺灣,造成文明暴政。於是認真搜尋調查臺灣的舊慣風俗、制度掌故,前後歷時二十年的認識事業,是統治的基礎工程。

  在這調查認識的大經營裡,有廣為人知、至今坊間出版品仍多的地理踏查和私法(民事)調查;也有鮮為人知、事務所設在日本本土的行政制度調查。主持「清國行政法」調查的京都帝大教授織田萬,費時十六年,遍訪臺灣、大陸、朝鮮才大功告成(一九一八)。為了完全認識臺灣,進一步調查清國行政,再進而要「裨補興亞(洲)長計」。留學英、法、德的法學博士織田萬,堪稱是看透了清帝國政府組織的第一人。


  在這樣頗為徹底的殖民主義下,日本人留下了為數可觀的治臺必告錄。待續(原文刊載於園區生活雜誌第122期,20085月號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蔡仁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